新闻
Baidu
map

首页 > 信息公开 > 五公开专栏 > 结果公开 > 工作计划及总结

深圳市光明区新湖街道办事处2023年工作总结及2024年工作计划

日期:2024年 06月 20日    信息来源: 光明区新湖街道办

字号:

  今年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新湖街道根据区委“1+2+3+4”工作体系,确定了“田园都市 科学新湖”发展目标,主动谋划、担当作为、乘势而上,认真贯彻落实“锚定高质量 澎湃新动能”十大任务、“揭榜挂帅”攻坚项目等重点任务,着力推动各项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现将相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2023年工作总结

  (一)科学引擎动力强劲。协助深圳湾实验室过渡场地启用及合成生物研究、脑解析与脑模拟两大设施团队入驻,助推综合粒子研究院综合楼竣工验收、中山大学(深圳)校区全面建成、深圳理工大学一标段全面封顶。保障深圳湾实验室永久场地、自由电子激光、中国计量院深圳创新院开工建设,颜宁院士领衔的深圳医学科学院总部正式落地,科技创新动能澎湃。

  (二)科研经济蓄力成势。明确“五核联动”促“四链融合”高质量发展工作思路,提出构建“新材料、合成生物、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科学与科技服务业、现代都市农业”的“4+2”现代化产业体系工作目标。围绕“4+2”产业体系,成功举办街道招商大会,累计签约项目72个,签约金额约52.6亿元,全年招引企业136家,完成率300%,位居全区第一;完成卫光生命科学园、天安云谷一期、银星合成生物产业园一区建设开园,打造合成生物、生物医药连片产业区30万㎡。建立“片区制+经济网格员”机制,构建“平战转换”经济发展工作体系,推动经济指标逆势上升,超额完成规下工业、营利性服务业、全年固投任务,其中营利性服务业位列全区第一。

  (三)城市形象提档升级。城市建设规划先行,以《新湖街道高质量规划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51个重点项目为牵引,完成环中山大学国际人才街区申报,打造环中山大学国际创新街区,持续推进楼一楼二工业区、狮山利益统筹、云谷二三期等片区建设。持续推进项目攻坚,全年整备土地7.57万㎡,移交入库38.18万㎡,消化违法建筑28.3万㎡,超额完成年度入库指标任务,羌下旧村综合整治提升、圳美路口业态升级、光侨南路及光姜路沿街外立面升级等项目顺利完成,城市颜值显著提升。深圳国际美术馆动工建设、深圳市科技馆(新馆)主体工程完工,中大附七二期加快建设,金茂公园里、云科府等4个楼盘交房入住,城市功能不断完善。

  (四)基层治理破局开篇。完成街道成立以来首次社区治理单元优化,成功将全市面积最大的楼村社区调整为荔湖、科韵、楼村3个社区,从根本上破解超大社区治理难题,奠定科学城一流治理基础。进一步做强社区党委,推动执法、网格等治理力量333人下沉社区,全覆盖成立6个整治中队、25个小分格,由社区党委统筹管理;发动“陈老”、物业公司、企业职工等各类群体开展志愿服务770余场,“幸福菜园”志愿服务项目获评省益苗计划重点培育项目,“一核多元”治理格局加速形成。全面铺开“新小湖”智慧巡检系统,接入958路视频探头,整治“六乱一超”事件4.5万宗,基层治理数字化水平不断提高。

  (五)城市安全强基稳底。全面推进城市基础安全整治升级,开展5个城中村、3364栋房屋供用电集中整治,整治量占全区40%以上;完成2774栋出租屋、312家“三小”场所、127栋工业园宿舍消防安全隐患整改;强化危房管控,C3类房屋全部清空停用;实现232栋经营性自建房全部整治销号;完成超3.2万户居民用户天然气“瓶改管”改造,消除一批制约城市安全、影响城市品质的顽疾,居民更有安全感。全区率先完成交安营区建设,新建源头交安站10家,重点路口交通劝导17万人次,有效破解电动车管理难题;连续五年实现小散工程零事故,荣获“小散工程先进街道”,城市本底安全显著提升。

  (六)平安建设见行见效。建立“运营专班化、阵地标准化、调度常态化”民生诉求机制,民意速办工单按时办结率100%,满意率超过7个月位居全区第一,“书记在线”诉求化解率连续两年100%,天然气管道安装、劳资纠纷调解等优秀案例获区领导多次表扬。建成“1+3+24”群众诉求服务平台,受理群众诉求10645宗,化解率99.93%,化解金额2.54亿元,各项指标均居前列,成为全市唯五获市信联办发函表扬的街道之一。开展历史积案集中攻坚,江翔公司历史遗留问题取得阶段性突破,成功化解长达6年的中大项目搬迁补偿历史遗留信访积案。

  (七)民生事业亮点纷呈。打响“幸福新湖”文体品牌,组织新湖骑迹、新湖篮图、新湖竞步、新湖飞歌等系列高端赛事近200场,顺利举办2023年首届光明区国际艺术嘉年华,各类活动聚集高层次学术带头人520余名,创享新湖亮点纷呈;大力解决民生热点难题,打造街道第三个智慧健身路径,天安云谷企业服务大厅建设投用,完成24项无障碍设施提升改造,推进楼村古窑、陈氏植德堂等8处不可移动文物修缮保护,在云谷片区、中大校园周边及多条道路释放千余个机动车位和2万余个电动车位;持续做好稳岗、就业、托育、养老等民生兜底保障,实施57个“民生微实事”项目,其中首年实施街道示范性项目5个,举办各类中医药文化进党群活动56场,发放各类福利保障资金787.11万元,2023年再获深圳网民最喜爱幸福街道称号。

  (八)党建引领凝心铸魂。扎实开展主题教育,领导干部集中学习50余次,调研135批次,整改问题46条,解决诉求95个,成果转化63项,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强大动力。打造云谷“跟党一起创新”主题空间,建设科技驿站、司机之家等站点23家,其中新湖百世物流当选省“司机之家”,陈老调解工作室入选广东省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创新案例;成立“小个专”党委,推动科技产业链与中山大学材料学院、中山大学农学院形成良好合作关系,三利谱、美盈森科技成果获市级奖励,霍丙忠等3名党员获评市级优秀,“跟党一起创新”活力激增。实施雏鹰计划、尖兵行动,将124名年轻干部纳入成长培养计划;集中整治“庸懒散”问题,立案25宗,党内谈话172次,从严抓实作风建设。

  二、2024年工作计划

  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科学城核心区发展能级不断跃升,城市品质全面提升。但机遇与挑战并存,新湖仍面临不少困难:一是科学集中度显示度不够,“4+2”产业刚起步,优质企业较少,创新基础薄弱,创新生态仍不健全。二是城区都市感科技感不够,大型地标、重大配套还在建设中,商户、酒店、文体等服务供给存在短板,离一流科学城还有差距。三是特色田园资源相对低端,品牌不响、氛围不浓,离田园都市有较大差距。四是基层治理精细度颗粒度不够,城市品质和内涵还有差距。

  接下来,新湖将紧紧围绕区委“1+2+3+4”工作体系,深化“田园都市 科学新湖”建设,继续锚定高质量发展,全力以赴为光明区建设世界一流科学城和深圳北部中心作出更大贡献!相关重点工作如下:

  (一)全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推动“4+2”现代化产业体系落地,打造重点产业片区和专业特色园区,建设企业服务e站,全面发力“双招双引”,为企业发展提供切实保障;打造“科学新湖”发展联合体,激活“五核”创新动能;实施三大培育行动,制定73家企业、20个园区、8.39万㎡商业用地发展计划,预计未来3-5年释放180万㎡产业空间、80万㎡商业空间,改造228万㎡产业空间,2025年建成1个便民生活圈、开业4个高端消费圈、2个园区特色商业配套。

  (二)全力推动重点片区开发建设。加速建设云谷片区,系统推进高质量规划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加快推动云谷二期、三期方案制定和项目建设,统筹化解相关地块历史遗留问题。加快开发光明中心区,加强楼一、楼二工业区城市更新项目督促力度,加快狮山利益统筹项目建设进度。加快环中大国际创新街区建设,完善片区国际化标识,加快耙塘、羌下等片区二次开发路径研究,以重点项目建设推进片区能级提升。

  (三)全力推动宜居宜游城区建设。全力支持地铁6号线沿线景观提升,推进科学公园段、深理工段交通配套项目前期工作。推动新陂头村、石介头村综合环境整治提升项目完工,打造具有“国际范、科学味、烟火气”的科学聚落。健全街道市容环境、文明城市创建、河湖长等工作机制,持续提升城区环境卫生水平。

  (四)持续推动基层治理效能升级。以荔湖、科韵、云谷3个新社区为重点,高标准建设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持续推进社区“双创”工作,发挥社区党委领导作用,做实社区优化调整“后半篇文章”。探索“小区党组织+业委会+物业服务企业+社会组织+志愿服务队”的小区治理模式,健全物业城市管理、小区议事协商等机制,实现小区共治。深化智慧赋能,抓好民意速办平台和制度建设,以数字孪生“BIM+CIM”为数字底座,全面整合现有治理系统,打造全域互联的智慧生态。

  (五)持续强化民生幸福感获得感。加强“民生微实事”项目监管,精心打造特色亮点项目。依托中山大学、深圳理工大学共建大学生创业街区,大力开展中医药健教活动,推出社区托育服务,持续做好民生兜底保障。打造生态、文化、景区、科学等4条文旅新线路,打造新湖特色IP。创建民声诉求“新湖品牌”,把民意速办作为解决信访源头问题的“第一道门”,力争把民意速办办得有声有色、得民得心。

  (六)持续锻造基层坚强战斗堡垒。打造群众诉求服务小分格,以党建赋能科技创新,筹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链党委,完善银星、广业等重点园区组织体系,深化科技产业链融合发展,推动人才、政策、服务向园区集聚;推进街道党校标准化建设,打造科学城党员教育体系,开展干部科学素养提升行动,培养科学城气质干部;强化政治监督,紧盯关键领域,强化全流程廉洁合规管控;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加大“小微腐败”办案力度,持续开展“庸懒散”、推诿扯皮问题集中整治。


分享到:
footer
Baidu
map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