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新区统战和社会建设局将聚焦“促改革、惠民生、防风险”,坚持“以党建统领全局”,巩固并发展“大统战这一工作格局”,狠抓“困难群体帮扶、养老改革、社区基金会试点深化”三大攻坚任务,实现“民生兜底、基层治理、就业服务、劳资预警机制建设、劳动保障能力建设”五个方面上新水平,奋力推动新时代民生工作再上新台阶,让新区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为新区建设“四城两区”做出统战和社会建设领域的贡献。
(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推动党建和业务两促进
具体做到“五个抓”:
一是抓学习武装头脑。围绕“学什么、如何学”推动学习往深里走、往实里抓。
二是抓调研明确思路。找准工作的发力点及突破点。
三是抓队伍提高本领。适应新时代的本领、实现新目标的本领、落实新部署的本领。
四是抓支部强基固本。办好“每日一学专栏”,每周编发“微信息”“微图解”。
五是抓廉政防控风险。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制度。
(二)以“大团结、大联合”为主题,发展大统战格局2.0版
一是巩固老阵地。抓实现有统战社团、统战阵地建设;结合工商联换届契机,更好服务非公经济企业、非公经济人士“两个健康”发展。
二是延伸新触角。将园区统战推广到华强创意园等园区;探索“小社区、大统战”模式。
三是引领新领域。推动成立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合会等统战工作平台,充分释放新领域统战人士的发展潜力,画出最大同心圆。
四是服务新生代。助力归侨侨眷新生代综合发展,保障“金色朝阳-归侨子女成长项目”的可持续发展,覆盖所有涉侨社区;重点联系港澳台“新生代”,引导爱国爱港爱澳爱乡的优良传统薪火相传、发扬光大。
(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进民生领域三大攻坚行动
第一、聚合力精准施策,切实抓好困难群体帮扶。
一是精准识别。全面核查困难户信息和诉求,建卡立档。
二是综合施策。通过各部门、各办事处的措施叠加,多方开辟社区公益岗位、统建上楼、教育帮扶、发展集体经济等渠道,实施分类帮扶。做好就业帮扶,加强技能培训,促进稳定就业。
三是筑牢底线。对符合政策的特殊困难对象,用好用足政策,给予各方面保障。
第二、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造养老领域领先品牌。
一是打造专业化、社会化机构养老品牌。率先探索光明福利院PPP运营模式,完善公明福利院“公建民营”改革,实现政府从直接服务向购买服务和监管服务,从供给不足向有效供给的“三重转变”。
二是打造智慧型养老服务“云平台”。推出各类私人定制服务,打通居家养老服务“最后一公里”。
三是打造嵌入式社区养老新模式。为社区嵌入更多养老资源和功能,加强助老服务。强化“医养融合”,推动办事处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全覆盖。
第三、社区基金会试点再攻坚,助推社区治理新作为。
一是深化与高校智库合作。推进光明与北大五年战略合作计划,强化智力支撑。
二是完善治理架构。健全理事会内部治理结构,提升运营水平。
三是注重人才培养。提升人才专业素质;发展社区基金会志愿者队伍。
四是拓展服务领域。举办第四届社区基金会政府扶持培育资金项目大赛,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五是广开筹资渠道。利用基金会网站、微信平台等公益网络平台,发动更多居民参与捐赠。
(四)以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为目标,提升民生领域五项保障水平
第一、厚植“为民、爱民”理念,提升救助与社会事务工作水平。
推进社会救助规范化,加强低保和慈善救助;优化社会事务工作;加快残疾人事业发展。
第二、抓好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提升社区治理水平。
办好一批“贴近民生、抵达民意、解决民事”的民生实事;推进社区营造计划,实现社区多元主体共建共治共享;推动社会组织向高质量发展;抓好社区干部、社工人才两支队伍专业化建设。
第三、促进更高质量就业,提升公共就业服务水平。
从三方面推进:免费技能培训全覆盖;就业创业帮扶精准化;职介职培机构管理专业化。
第四、完善劳资纠纷预警机制,提升纠纷治理水平。
力促“四个转变”:劳动监察执法由被动执法向主动预防转变;劳资纠纷调解由单方介入向多方共治转变;劳动争议仲裁由传统低效向创新高效转变;劳动法治宣传由断点式向常态化转变。
第五、强化劳动保障能力建设,提升规范化管理水平。
全力推进“三个规范化建设”:业务规范化建设,工作队伍规范化建设,仲裁院规范化建设。
相关政策法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