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Baidu
map

首页 > 信息公开 > 五公开专栏 > 结果公开 > 工作计划及总结

光明新区统战和社会建设局2017年工作总结

日期:2018年 02月 13日    信息来源: 光明新区统战和社会建设局

字号:

  2017年,是党的十九大召开之年,是全面落实“十三五”规划的关键年,也是光明新区成立10周年。统战和社会建设局在新区党工委、管委会的坚强领导下,在市、新区相关部门和各办事处的大力支持下,紧紧围绕中心,坚持服务大局,聚焦“谋好民生大福祉”这一主题,突出“同心工程、底线民生、基层治理、依法行政”四大领域,在提高“党建水平”和“干部队伍素质”上不断下功夫,各项工作进展顺利,取得明显成效。

  (一)共铸同心品牌,大统战工作新格局初步形成

  第一、完善三级工作网络,加快构建大统战工作新格局。

  一是配强工作力量。“6个办事处、31个社区党委配备统战委员和统战专干,新区-办事处-社区三级统战工作力量进一步增强”。

  二是建立督查机制。将34个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的统战职责落实情况,纳入新区绩效考核体系。

  第二、突出同心聚力协作,统战各领域工作扎实推进。

  一是推进园区统战凝聚新力量。

  二是民主党派同心品牌建设成效凸显。

  三是深化港澳台联谊广交基层朋友。

  第三、注重扶侨助侨特色,为侨服务进一步扩面提质。

  一是凤凰社区获省级“侨之家”称号。

  二是“金色朝阳”项目被评为市关爱行动“百佳市民满意项目”,代表市参加全省统战工作实践成果评比。

  (二)筑牢民生保障底线,公共服务供给质量有效提升

  第一、公共就业服务更加精准。

  一是分类帮扶户籍重点群体就业。“一帮一”促进243名大学生就业;帮助337名残疾人就业,占需安置残疾人总数的98%,全市最高;创建市级创业孵化基地2家。

  二是推进公共就业服务优质化、均等化。举办各类公益性招聘会80场,提供岗位约10万个。培训和补贴外来务工人员6000余人。

  三是对口帮扶劳务协作落实到位。跟踪帮扶广西贫困劳动力2239人。组织25家企业赴百色与14所技能院校签订人才定向输出、输入合作框架协议31份。

  第二、社会救助兜底保障更加有力

  一是社会救助实现“两个100%”。救助政策100%落实,受惠对象100%覆盖,低保总数比新区成立时下降75.3%。

  二是慈善帮扶助力困难群众摆脱困境。救助各类困难群众310人次,支出311.75万元。连续7年开展“曙光”助学,累计帮助440名贫困学生。

  第三、社会福利事业加快发展

  一是养老改革规划实施开局良好。公明福利院公建民营、光明福利院PPP模式顺利推进;户籍老人保险从80周岁扩大到60周岁以上,惠及近8000人。

  二是福利设施建设取得新进展。光明社会福利院封顶并基本完成装修,婚姻登记处新址按国家3A级标准配置。新建成社区老年人(残疾人)日照中心2个。

  第四、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内容更加丰富

  一是强化残疾人事业发展保障。累计发放残疾人各类补助786.37万元,建立区级精神病人家属资源中心,推动新分设办事处残疾人康复服务中心建设。

  二是分类实施残疾人精准服务。实现基本辅具配送率100%,适应性训练100%,建档率100%。

  三是丰富残疾人精神生活。组织参加市第五届残疾人运动会,取得19金16银5铜的优异成绩。

  (三)推动社会治理重心下移,社区根基更加稳固

  第一、在全市率先完成居委会换届,选优配强社区班子。6月9日在全市率先完成31个社区居委会换届,人员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呈现“三高一化”的特点,即党员比例高(86.2%)、学历层次高(大专以上94.4%)、新委员占比高(59.3%),队伍年轻化(平均38.6岁),为强化社区自治奠定良好基础。

  第二,创新举措助推基层治理。

  一是社区基金会改革带动社会积极参与。在内部机制、项目运作和社区多元治理方面深入探索,会同北京大学完成课题研究。举办第三届社区基金会政府培育扶持资金项目大赛,资助892万元评选出90个公益项目。社区基金会志愿者参与人数达2万余人,使活动“参与者”转变为“发动者”。

  二是实施“民生微实事”,累计开展项目1283个,涉及资金近1.15亿元。

  三是推动社会组织健康发展。社会组织总数已达290家,比新区成立之初增长5.6倍,实现每万人拥有社会组织5个。

  (四)强化法治能力建设,全面依法行政进程加快

  第一、劳资纠纷防控模式持续优化。

  一是注重源头预警。全端口开放网上投诉举报功能,全年收到网站、微信投诉举报776件,处置率100%。劳资纠纷防控服务体系被2017年深圳蓝皮书收录。

  二是强化联处联调。2016年至今劳动执法案件行政复议维持率100%,行政诉讼胜诉率100%。

  三是实行分类管理。对企业“三谈四查”1200家次,纠正违法用工行为1850余项。

  四是加强宣传教育。“线上”点对点服务企业和员工,督促企业依法用工,引导员工依法维权。

  第二、劳动仲裁调解累计结案率蝉联全市第一

  一是新区、办事处劳动仲裁庭全面建成。形成“1+1+6”的劳动仲裁格局(1个新区仲裁委、1个区级仲裁庭、6个办事处派出庭)

  二是劳动仲裁调解继续领先全市。2016年、2017年劳动仲裁调解累计结案率连续2年全市第一。

相关政策法规/解读

分享到:
footer
Baidu
map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