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Baidu
map

首页 > 信息公开 > 五公开专栏 > 结果公开 > 工作计划及总结

光明新区土地整备中心2011年工作总结和2012年工作思路

日期:2012年 10月 24日    信息来源: 光明区城市更新和土地整备局

字号:

  2011年是新区土地整备“一号工程”全面深入开展的一年。这一年,在新区党工委、管委会的正确领导下,在公明、光明办事处的大力支持和各职能部门的配合下,我中心围绕《2011年光明新区土地整备实施方案》,瞄准年内整备401公顷土地的目标要求,按照先急后缓、先易后难,清场为主、补偿结合,产业优先、基础设施先行的思路,全力以赴推进土地整备工作,保障了新区重点民生、公共基础建设和现代产业发展用地需要,也为新区未来发展储备了一定的土地资源。

  一、工作回顾

  2011年,在新区土地整备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的共同努力下,新区以招拍挂用地为核心,以重大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为重点,以八大片区土地整备为依托,全力推进土地整备工作。一年来共办理各类业务来文2440件,按时办结率100%,其中主办来文1751份,发文689份;组织召开土地整备协调会议70次,编制《土地整备月报表》12期、《土地整备快报》28期,在市、区信息刊物上刊发党政信息349分,超额完成年度信息任务,并在《宝安日报》等新闻媒体上多次宣传报道中心工作。

  截至12月31日,平板显示园、广深港门户区等土地整备八大片区共整备出土地327.79公顷(含招拍挂用地),移交规划国土部门管理92.03公顷(含招拍挂用地);光明水厂、观光路、科裕路、旭硝子玻璃基板、新城公园等项目征收拆迁工作已全面完成,西气东输二线工程、光侨路、塘明路、石甲线、高新西安置用地等项目正处于攻坚收尾阶段,基本农田改造等重点项目正在大力推进;累计签订补偿协议562份,支付补偿资金7.69亿元。各项工作具体进展如下:

  (一)招拍挂用地土地整备工作成效明显

  为指导光明新区2011年招拍挂用地土地整备的顺利实施,土地整备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迅速制定了《光明新区2011年招拍挂用地土地整备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目标、任务、责任和时限。公明、光明办事处积极响应,大力推进,其它相关部门主动配合。全年累计移交土地35块共72.73公顷(其中位于三大基地内的10个地块因涉及公明办事处自征地问题,规划国土部门已接收管理但尚未在土地移交书上签字),占总面积的73.55%,剩余13块共26.15公顷土地正在推进整备中。

  (二)八大片区土地整备工作推进有序

  7月6日,全市土地整备工作会议上,市政府与新区签订了土地整备目标责任书,按照责任书要求,新区要在年内整备401公顷土地,用一年时间整备801公顷土地。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新区各级各部门按照《光明新区2011年土地整备工作实施方案》,高效推进土地整备工作。截至12月31日,光明新区2011年土地整备计划范围内累计整备土地327.79公顷(含招拍挂用地),已移交市规划国土委光明管理局92.03万㎡(含招拍挂用地)。各片区具体进展情况如下:

  1.平板显示园区

  2011年计划整备土地191.36公顷,现已整备土地63.13公顷,移交规划国土部门19.22公顷,计划完成率为32.99%。

  其中,科裕路已完成清场移交;十七、十八号路已全部移交施工;220kv机遇变电站征收拆迁工作已全部完成;东长路已整备出土地27.03公顷,完成项目总量的56%;东明大道已整备土地10.73公顷,完成项目总量的34%;塘明路已整备土地4.8公顷,完成项目总量的90%;高新西安置房7.37公顷用地除姚良坤猪场外,其余6.83公顷土地已清场;GM-M-01、GM-R-02、03号招拍挂地块已清场并移交入库,储备地块4已移交建筑工务和土地开发中心施工。

  2.玉律储备用地

  2011年计划整备土地147.28公顷,现已整备土地2.5公顷,计划完成率为1.7%。

  其中,147.25公顷土地上的青苗、建(构)筑物和其他附着物已完成补偿工作;长流陂养猪场清场约2.5公顷。

  3.三大产业基地

  2011年计划整备土地84.75公顷,现已清场61.8公顷,移交规划国土部门25.65公顷,计划完成率为72.92%。

  其中,GM-M-09、10号,GM-C-08、09号等15块招拍挂用地已清场并移交入库(其中10个地块因涉及公明办事处自征地问题,规划国土部门已接收管理但尚未在土地移交书上签字);安居型商品房1、2、3号地块已清场待移交;储备地块1已清场并移交建设;储备地块2中的20.7公顷国有土地已清场;GM-M-37号储备地块已清场并移交入库;南环大道已进入征收拆迁收尾阶段,目前还剩一栋私宅未拆除。

  4.光明中心区

  2011年计划整备土地21.62公顷,现已清场2.84公顷,计划完成率为13.14%。

  其中,GM-R-01号招拍挂地块已清场并移交入库;公园大道已清场并移交土地3.8公顷,占项目总量的25.1%。迳口果林村累计签订协议59份,完成7833平方米建筑物的补偿工作。

  5.光明北同富裕片区

  2011年计划整备土地99.76公顷,现已清场18.65公顷,计划完成率为18.69%。

  其中,新明医院地块已移交施工8.05公顷,剩余1.26公顷地块需移交储备用地,办事处正办理移交入库手续;公园大道已清场并移交土地3.8公顷,占项目总量的25.1%;圳辉路已清场并移交土地4.2公顷,占项目总量的59.07%;圳美5路已清场并移交土地1.61公顷,占项目总量的40.45%;迳口果林村累计签订协议59份,完成7833平方米建筑物的补偿工作;原农场职工23块返还用地已完成测量工作。

  6. 广深港门户区

  2011年计划整备土地35.41公顷,现已整备土地12.79公顷,其中8.3公顷已移交市规划国土委光明管理局,计划完成率为36.12%。

  其中,36号路已全部清场并移交施工;GM-M-22、23,GM-C-04、05、06、07号招拍挂地块已清场并移交入库。

  7.基本农田改造

  2011年计划整备土地193.91公顷,现已整备土地50.89公顷,计划完成率为26.24%。

  其中,新羌片区03-9地块移交5.07公顷,楼村-迳口片区04-2地块已清场移交45.82公顷土地。

  8.新能源产业园及新城公园周边

  2011年计划整备土地193.4公顷,现已整备103.39公顷土地,其中29.34公顷已移交市规划国土委光明管理局,计划完成率为53.46%。

  其中,新城公园已清场并移交施工;光电加速器地块、人才公寓地块已清场并移交施工;公园路、31号路已清场并移交施工;GM-M-04、05、06,GM-C-03等8块招拍挂用地已清场并移交入库;万丈坡安置房用地累计签订协议120份,完成16055平方米建筑物的补偿工作。

  9.土地整备片区外

  2011年计划整备土地93.86公顷,现已整备11.8公顷,完成率25.14%。

  其中,周家大道已清场并移交施工9.27公顷;石甲原水管工程已清场并移交施工2.53公顷。

  (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征收补偿工作进展顺利

  今年,在“想干、敢干、快干、会干”精神的号召下,新区各部门高度统一思想,采取部门联动强制清场,定期召开协调会等手段,积极配合,强势攻坚,保障了西气东输二线工程、光侨路等重大公共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进程。具体项目进展情况如下:

  全面完成17、18、31、36号路、光明水厂、公园路、高新路、松白路、观光路、220KV鹏公线迁改工程、220kv大通变电站、塘家消防队、科裕路、旭硝子玻璃基板、新城公园等15个项目的征收拆迁工作。

  重点推进西气东输二线工程、基本农田改造、公明供水调蓄工程、光侨北路、浪荣路、富利路、东长路、塘明路、南环大道、光侨路、东明大道、高新西安置用地等12个重点项目的征收拆迁工作。其中,西气东输二线工程、南环大道、光侨路、东明大道、高新西安置用地等项目已进入攻坚收尾阶段。

  全面开展圳辉路、圳美五路、风景北路、振兴路、羌下收费站、公园大道、光辉大道、110KV机遇输变电站、鹅颈水库等十几个公共基础设施项目的征收拆迁工作。

  二、主要做法

  在新区党工委、管委会的坚强领导下,我中心紧紧围绕土地整备任务目标,牢牢坚持“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问题多”的中心思想,创新思路,攻坚克难,在各项工作中取得了明显进展。

  (一)“三个强化”深化体制形成土地整备“光明模式”

  进一步完善土地整备工作体制,强化工作机制,形成了以新区土地整备工作领导小组为指挥“龙头”、以土地整备中心为统筹枢纽、以办事处为实施主体、任务分工到人、各职能部门共同参与配合的土地整备“光明模式”,全力推动年度整备目标的实现。

  一是强化领导挂帅分片包干机制。领导挂帅、分片包干的工作体制机制是过去一年新区土地整备工作创新思路的重要举措,是经过一年实践考验的有效手段。今年,我们在八大片区土地整备范围和重大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征收拆迁等土地整备工作中,继续坚持和强化继续领导分片包干负责制。

  二是强化统筹协调核心指挥作用。坚持靠前指挥、动态管理的工作机制,跟踪落实整备项目进展情况。每周召开协调会,总结经验,研究问题,推动解决项目问题。根据土地整备年度计划倒排时间,每周、每月及时统计上报整备成果,将片区重点项目的进展情况定期公布,形成对比。

  三是强化部门联动保护整备成果。发挥土地整备中心主导,公安部门、建设单位、办事处、规划国土部门和督导公司等单位参与的项目协调组的强大威力,发挥中心协调指挥、各部门团体作战的功能,强力保障国有土地的清场工作,保护土地整备成果。

  (二)“三个坚持”凝聚合力破解土地整备疑难问题

  土地整备工作是一项情况复杂的综合性工作,政策性强、涉及面广,我中心通过优化整合资源,形成合力,采取综合性手段全力推进。

  一是坚持综合整治研处疑难。在处理土地历史遗留问题时,通过出“组合拳”的形式,由办事处提出综合解决课题,我中心牵头制定解决方案,公安、纪检监察、规划国土、税务、工商等部门发挥部门优势主动介入、全力配合,抓重点、攻难点、解热点,以点带面,逐步推开,综合整治疑难问题。

  二是坚持重心下移现场解难。针对土地整备和征收拆迁工作难度大、群众性强、利益复杂等特点,我中心本着“拆迁一处,造福一片,稳定一方”的原则,发扬“靠前工作、靠前指挥、靠前协调”的工作作风,重心下移,多次把谈判现场作为办公室,将中心主任办公会议开到办事处、开到社区,现场办公,把问题解决在现场,把矛盾化解在基层,取得了显著成效。

  三是坚持属地管理攻坚克难。发挥辖区办事处地缘、人脉资源及属地管理等优势,充分依靠办事处,进一步发挥其在土地整备工作中的战斗堡垒作用,攻坚克难,推进土地整备工作。

  (三)“三个研究”紧扣政策为土地整备保驾护航

  一是深入研究土地整备模式等新情况新问题。当前,新区八大片区的土地整备工作仍以清场移交为主,征收拆迁为辅,今后,房屋征收拆迁将成为土地整备工作核心和攻坚难点,为此,我中心提前谋划,深入调研,完成了《“整社区统筹”方式推进新区的土地整备工作》课题研究,为调整土地整备模式奠定了基础。同时,协调解决了光明“299民居”拆迁补偿、集体住宅确权及私宅、商铺确权和补偿问题,并参与研究了公明水库、光明水厂、西气东输二线工程、安居型商品房用地等重大项目出现的大面积抢种、抢建问题。

  二是积极研究新征收拆迁条例下的强制清拆研究工作。规范征收拆迁各类合同、公文的法律审查工作,参与处理土地整备涉法涉诉案件,认真做好法律服务工作,积极探索强制拆迁,牵头解决姚良坤猪场补偿、光侨路行政裁决、陈长明花木场、北科联公司土地清场后续问题等一系列难点问题,有效防患法律风险,确保依法整备顺利推进。

  三是认真研究新形势下的土地整备信访维稳工作。信访工作关系到新区的稳定大局、和谐氛围,我中心措施到位,防范有效,积极做好新旧拆迁条例更替施行过程中的信访工作,全年累计接访群众100余人次(重复访除外),确保国庆、大运期间无新增信访案件,妥善处理了北科联公司、沈英胜、陈长明等缠访、闹访案,通过耐心当好听众、静心掌控情绪、热心当好秘书、细心做好解释、及时信息反馈,引导信访人理性维权,借助司法力量化解矛盾,积累了一定的信访工作经验。

  (四)“三个把关”加强协调确保整备资金及时足额到位

  一是把好资金管理关,确保周转快捷顺畅。新区八大片区土地整备同步开展,多项目建设齐头并进,土地整备资金、征收拆迁资金规模庞大,按新区财政资金拨付管理办法等文件要求,我中心创新资金管理模式,采用设定周转额度、统一拨付、分项滚动使用的方式,协调两办事处设定新区政府投资征收拆迁项目资金额度,周转使用,据实分项拨付资金,确保补偿资金周转快捷顺畅。今年,在新区财力比较紧张的情况下,我中心累计接收补偿协议档案534份,协调拨付征收拆迁资金近7.59亿元,超额完成年度征收拆迁资金计划。

  二是把好业务沟通关,保障补偿足额及时。我中心紧跟市政府重大项目补偿资金进度,协调市规划国土委拨付德源木器厂征收补偿资金2.31亿元,拨付2011年度土地整备项目启动资金2.5亿元; 协调新区发展和财政局调整土地整备项目资金计划1亿元;跟进西气东输二线工程项目资金拨付工作,目前已到位资金9200万元;完成广深港项目资金清理和申拨工作,协调广深港公司拨付安置房建设资金800万元,拆迁补偿资金1345万元,基本保障了市政府重大项目资金需求。

  三是把好招投标管理关,规范拆迁服务机构准入管理。按新区土地整备工作方案部署,我中心严格按照新区和市招投标管理规定,精心组织土地整备测绘服务机构和评估服务机构公开招投标,按优中选优的原则,选定8家测评公司和评估公司进入新区土地整备机构备选库,完善测绘、评估合同服务项目和取费标准,跟进做好服务机构履约评价管理。全年组织项目分配抽签会5次,安排技术复核项目26个,无有理投诉和违规行为发生,为土地整备良性推进搭建了一个公平、公正、公开的服务平台,确保每一宗征收拆迁事务合法、合理、合规,为资金管理奠定了坚实基础。

  同时,配合新区审计中心和办事处完成塘明路、华夏路市政工程,LNG项目的征收拆迁决算审计,及时跟进华星光电项目全程审计过程,无违法乱纪、违反廉洁自律规定的事件发生。

  (五)“三个推进”完善管理提升技术信息服务质量

  一是高效推进土地整备项目测绘、评估复核工作。全年累计组织出具测绘复核报告111 份,涉及土地面积51.73万㎡,永久建筑面积 11.43万㎡,临时建筑面积 2.82万㎡;累计出具评估复核报告544份,涉及评估金额 55345万元,保证土地整备项目顺利推进。

  二是稳步推进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及评审验收工作。今年10月,我中心委托开发的土地整备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在公安机关进行安全等级保护备案,11月经过专家评审并顺利通过验收。目前已开始108个土地整备项目的数据录入工作,共涉及851个权属地块,1919个建筑物,851份测绘报告,850份测绘复核,518份确权报告,517份评估报告。

  三是有序推进部分土地整备项目的前期核查工作。为更好地开展征收拆迁工作,我中心先后组织开展了根玉路、茅洲河综合整治工程、西气东输二线工程、惠庙线等项目的前期核查工作,为掌握项目征收拆迁前期情况,解决疑难问题提供了技术支持。

  三、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过去一年,经中心全体工作人员的不懈努力,土地整备各项工作任务得以较好完成,但仍然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

   (一)土地整备形势严峻 配套政策有待完善

  今年国务院出台了《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进一步规范了征地拆迁行为,我市也完善和理顺了土地整备管理体制,专设市土地整备局,统筹全市土地整备工作。但新区依然面临土地遗留问题复杂、社区诉求遭遇政策瓶颈、项目范围内抢建抢种频发、已征转土地管理不到位等问题,土地整备工作面临严峻形势,相关法规、政策配套建设仍需完善。例如,目前征(转)地拆迁补偿标准执行2002年“深府令第121号”、“深府[2004]102号”、“深府令第161号”文件规定,低于周边惠州、番禺、东莞、广州、佛山等城市,造成征地拆迁谈判难度大,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受阻。已征转地块的清场经费来源及标准、移交对象及程序尚不明晰,有待进一步明确并加快土地移交进度。

  (二)土地整备手段单一 强拆措施有待明确

  由于项目建设时间紧,项目征地拆迁与施工并行,部分业主以此为要挟,对征地补偿漫天要价,造成补偿受阻,一部分项目未办理拆迁许可证,无法合法强制拆迁。例如,19号路项目和高新东安置房用地项目因业主漫天要价而不能达成协议,导致项目征地工作无法推进;而法律程序繁琐,处理周期较长,不利于快速推进土地整备工作,有待进一步简化相关程序和手续。

  (三)土地管理存在缺失 监管力度有待加强

  土地管理存在缺失,多个土地整备项目用地范围频频出现抢种抢建,不法业主恶意博赔,势头猖獗,严重影响了西气东输二线工程、公明水库、光侨北路、东长路、惠庙线、石甲线供水工程等多个国家、省、市重点土地整备项目的测绘查丈、评估补偿及谈判等征收拆迁工作的正常进行。抢种抢建行为破坏了补偿的公平、公正,增加了土地整备的难度,严重影响了土地整备进展,亟需长期保持查违高压态势。

  (四)新旧矛盾相互交织 遗留问题有待解决

  由于历史原因,公明办事处目前有1500亩返还用地问题,除塘尾的77亩土地在华星光电项土地整备时得到解决外,其它尚未得到最终解决,在开展土地整备工作时,有关社区强烈要求尽快解决返还地,阻滞了土地整备项目的顺利推进。

  (五)整备队伍力量不足 临时机构有待整合

  目前新区开展的土地整备项目共有79个,另有招拍挂地块、储备地块等40多个地块和基本农田改造项目涉及的大量土地有待征收和清场,土地整备时间紧迫,任务艰巨。而公明、光明办事处的征收地拆迁部门均是临时机构,人员有限,待遇较低,需要进一步完善土地整备体制,整合资源,充实队伍力量。

  四、2012年工作思路

  2012年,我中心将在新区党工委、管委会的坚强领导下,遵照“科学理念、和谐拆迁、依法拆迁、共享发展”的思想,继续坚持“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问题多”的精神,想干、敢干、快干、会干,积极稳步推进土地整备工作。

  (一)完善制度 抓好队伍

  队伍是关键,我们要以业务培训以及制度化建设、廉政警示教育,通过集中培训、“走出去,学进来”等方式,不断提高队伍的政治素养、业务水平、工作能力和专业技能,形成科学精良的团队精神,打造出一支业务精湛、廉洁高效的土地整备专业队伍。进一步完善各项工作制度,通过完善各项工作制度,提高工作人员的自律,严格操作程序,加强监督管理,确保工作的公正性和廉洁性,同时通过各种形式的业务培训和廉政教育,为土地整备工作保驾护航。

  (二)紧扣任务 确保重点

  我们将继续以招拍挂用地为核心,以重大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为重点,以八大园区土地整备为依托,强化土地整备项目节点要求,保民生项目用地,保重大公共基础项目用地,以国家、省市重大项目为龙头,以城市主干道建设为重点,集中全力抓好西二线、基本农田、东长路、东明大道、塘明路等项目的扫尾攻坚工作,全面推进道路征地拆迁工作,为完善新区路网交通、提升经济发展优势和竞争力提供土地保障,确保完成市下达的任务。

  (三)完善机制 强化落实

  机制是保障,我们将继续深化和完善现有土地整备体制机制,包括“领导挂帅、分片包干、属地管理”和“整备、管理、查违‘三同步’”,新区、办事处、社区三级联动等工作体制机制。强化部门联动和共同责任,建立新区土地整备专项督查工作机制和土地整备范围内违建处理责任追究制度,进一步强化监督落实。同时,积极向市里争取土地整备规划、审批等事权,在辖区办事处成立土地整备事务性机构。

  (四)抓住核心 强化管理

  一是进行专题调研,探索制度创新,注重调研、论证,以实践推动政策法规的建设和土地整备模式的创新。继续按照“整备一片、清场一片、移交一片”的原则强化整备后的土地管理。项目用地做到整备、清场、移交之间无缝对接;储备用地做到移交后管理责任到位,各利益关系清晰,各责任单位管理不留缝隙,并提请纪检监察等部门监督,查处土地管理中的违规违纪行为。

  二是开展依法治理工作。结合“六五”普法规划、依法治区活动,定期组织学习相关最新法律、法规等,组织不同形式的交流座谈,提高全体工作人员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开展有针对性的法律培训工作,邀请知名法律人士进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等法律讲座,提升全中心的法律知识水平。发挥好法律顾问的专业力量。以专业律师的法律优势,指导日常工作中遇到的重大复杂的法律疑难问题,降低法律风险。

  三是组织开展土地整备信息系统的培训工作,确保信息系统尽早正式投入使用,并组织技术人员对新开展项目的测绘、评估报告进行系统录入工作,真正将土地整备信息系统融入到土地整备工作中,为土地整备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切实的服务。

  (五)加强调研 做好研究

  研究是基础,是支撑,我们将组织调研社区统筹、共享发展的土地整备模式,结合社区发展的土地诉求,探索留地安置、社保安置等多种形式,达到新区、社区共享发展成果、长远发展的目标。同时,继续优化技术复核工作模式,引入法律咨询服务机构,建立专家库;适时探索“政府主导、市场参与”的BT模式,将土地整备片区与城市更新衔接。

  鉴于新拆迁条例取消了行政强制拆迁,我中心将积极探索司法介入拆迁工作,通过聘请专业律师负责案件。

分享到:
footer
Baidu
map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