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Baidu
map

首页 > 信息公开 > 五公开专栏 > 结果公开 > 工作计划及总结

光明区工业和信息化局2020年工作总结和2021年工作计划

日期:2021年 07月 13日    信息来源: 光明区工业和信息化局

字号:

  一、2020年主要工作情况

  (一)疫情防控工作获省市表彰。

  一是第一时间落实企业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要求。协调重点工业企业第一时间实现提前复工,推动全区工业企业3月底基本实现复工,助力全区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取得双胜利,我局被评为市抗疫先进集体。二是从严做好企业境外输入人员疫情防控。扎实开展深港跨境货柜车司机货主企业防疫管理工作,率先制定货主企业防疫工作指引,逐一引导协调企业涉及跨境货柜车作业工作人员接种新冠肺炎疫苗,疫苗接种率实现100%。率先制定接机及闭环管理全流程工作指引,协助辖区企业完成境外包机来深人员的闭环管理工作。三是积极协助做好疫情防控物资生产及保障。为企业解决在生产、扩产、转产、援产、新建过程中遇到的资金、口罩生产原材料熔喷布及生产设备短缺等难题。

  (二)工业商贸经济增速位居全市前列。

  一是迅速制定和落实一批惠企政策。参与“光明15条”“光明24条”“3+1”产业政策等惠企政策措施制定,第一时间制定操作规程(申请指南)17个,全年共拨付经济发展专项资金约4.2亿元,支持770家(次)企业应对疫情影响和健康稳定发展。二是紧密对接跟进服务在建项目。累计协调解决华星光电、联想等25个项目单位反馈的40个诉求,圆满完成全年工业投资任务。三是大力开展促消费活动。核销电子消费券金额1145万元,撬动消费7613.9万元。光明国际汽车城项目,目前已协助引进宝马、雷克萨斯、丰田、大众等共7家汽车企业入驻。

  (三)招商引资跑出“加速度”。

  一是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全年引进产业用地企业13家,引进用房企业175家,2020年实现纳税近14亿元。二是精细谋划推进市外招商。全年组织开展各类招商活动43场,连续三天在北京、上海、杭州组织三场大型推介会,现场签约企业38家。三是大力支持和推进全球招商大会项目落地建设。2019全球招商大会重点项目已落户10个,2020年全球招商大会签约项目已落户23个。

  (四)企业服务水平持续提升。

  一是常态化开展领导挂点服务。区、街道、社区三级领导全年累计现场走访企业2365家次,共解决企业反映的困难及问题1624项。“智慧光明·企业服务门户”共注册企业2490家,办结问题256个。二是全方位开展惠企政策宣传。组织举办了39场惠企政策宣讲会,同时发放7000余册市、区各级疫情期间惠企政策及区经发资金等扶持政策汇编。三是积极构建稳企留企联动机制。形成企业外迁预警机制;研究起草常态化稳企留企等工作方案。定期进行辖区经济运行分析并撰写报告,为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发挥参谋作用。

  (五)空间保障扎实推进。

  一是组织谋划产业空间两个“一千万”工程。计划到2025年,新建改造高标准产业保障房建筑面积达到1000万平方米以上,存量产业空间纳入高标准产业保障房统筹管理的建筑面积达到1000万平方米以上。二是推进旧工业区综合提升改造。牵头修订《光明区旧工业区综合提升实施暂行办法》,增强老旧工业园区对优质产业项目的承载能力。三是积极淘汰落后产能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全年淘汰低端落后企业121家,推动丰宾电子、东江模具等项目入围省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

  (六)对口帮扶工作圆满收官。

  一是助力广西田林县摘掉33年的国定贫困县帽子。2020年初广西田林县尚有未脱贫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142户3718人,目前已全部达到脱贫摘帽标准。二是精准扶贫汕尾市城区6个贫困村全部达到脱贫出列标准。6个贫困村396户1213人建档立卡相对贫困人口已全部达到脱贫摘帽标准,贫困村出列10项指标均达标。

  (七)民生保障工作稳步推进。

  一是电力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城中村综合治理获市里肯定。西田、民生、科技等220千伏变电站建成投产,130座配电房建设完成,电缆沟建设完工17条,110个城中村弱电管线治理工作验收全部达到优秀。二是超额完成5G基础设施建设目标。累计建成5G基站2461个,累计建成多功能智能杆749根,率先超额完成市下达任务。光明区重要公益性公共场所免费WIFI覆盖率达100%。三是重点推进再生资源回收行业专项整治。排查并整改各类隐患350个,清理不规范站点110家。

  (八)队伍建设有力开展。

  一是全年通过第一议题学习29次,组织开展理论中心组学习18次,邀请区委党校讲师宣讲3次。二是常态化专题研究并部署党风廉政和反腐败专题工作,全力配合省委巡视、区委巡察工作。三是共抽调干部和工作人员14人次到区里最需要的一线岗位支持重点工作。

  二、2021年主要工作计划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我局将认真按照区委、区政府工作部署,积极应对疫情影响,狠抓招商和企业服务,扎实推进产业发展各项工作,确保完成工业商贸各项经济指标任务,助力全区经济发展开好局、起好步。

  (一)狠抓招商引资,不断增强经济发展后劲。

  一是“走出去”大力开展市外招商。研究制定境外招商计划,适时赴北京、上海、广州等新兴产业和研发人员较为集聚城市组织开展招商推介活动。二是“练内功”大力开展精准招商。瞄准辖区龙头企业产业链、大型现代服务业企业、国内外“3+1”产业龙头企业,精准招商,不断完善辖区产业链生态。三是“广动员”统筹用好各类资源各方力量。构建完善的市、区、街道、园区等招商引资联动工作机制,串联对接各类资源,团结发动各方力量,形成全区人人招商的“大招商”格局。

  (二)狠抓挖潜增效,全力推动经济稳增长。

  一是强力推进“低贡献企业”挖潜。督促贡献低企业履行产业监管协议,积极将注册地址、产值税收贡献迁入光明。二是积极做好稳工业投资工作。做好46家重点企业一对一专项服务,确保项目按进度推进。三是加大工业技改工作力度。针对性地了解有计划扩张生产场地、用水用电量大幅增长、产值增幅较快的企业在2021年是否有扩大产能、购买新生产设备的计划,及时跟进项目投资进度。

  (三)狠抓企业服务,切实提升服务质效。

  一是持续开展领导挂点服务企业工作。加大惠企政策宣传力度,积极协助企业解决困难和问题,鼓励企业扩大贡献。二是加快推动企业服务信息化建设工作。利用企业服务门户提升企业服务智能化水平,提升企业获得感。三是强化“稳企留企”服务联动。进一步与市场监管、税务等部门建立光明区重点企业跟踪服务工作机制,避免辖区重点企业外迁。

  (四)狠抓空间保障,切实保障产业发展空间需求。

  一是加强部门联动,把空间“统起来”。加快研究出台《光明区高标准产业保障房管理暂行办法》及相应若干措施,确保新建改造、统筹纳管的高标准产业保障房按进度推进。增强老旧工业园区的承载能力,盘活老旧工业区产业空间。二是加强信息对接,把空间和招商“串起来”。加强光明招商网建设,重点做好高标准产业保障房信息动态更新,以信息化手段实现产业空间精准匹配、信息全流程监测和招商服务的高效有力。三是持续开展“拦退引”行动,把空间贡献“提起来”。不断优化“一个平台+一套机制”,严防“散乱污危”企业回潮以及不符合我区产业导向的企业入园。积极谋划打造特色工业园区,提升空间贡献。

  (五)狠抓补齐配套,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一是加快补齐商业短板。推动地铁6号线沿线商业综合体的建设,加强“双核一轴”商业综合体项目和拟引进商贸企业及品牌的对接,提升商业业态水平。二是大力发展金融业。研究制定支持金融业发展政策,进一步引导金融资源向区内聚集发展。三是持续推进电力保障工作。全力配合市供电局开展变电站建设工作。严格落实电网供电保障能力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加快推进电缆沟建设工作。推动工业园区取消转供电主体试点工作。四是加大力度推动通信质量提升。持续优化我区5G网络,提高基站密度。完善并增加4G基站功能布局。

  (六)狠抓责任落实,做实做细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等工作。

  一是常态化持续做好企业疫情防控工作。重点做好深港跨境司机在企业作业点的疫情防控工作,督促企业落实工作人员疫苗接种和定期核酸检测,持续做好“快捷通道”来深人员防控工作。持续做好商超、家政等场所疫情防控工作。二是压实安全生产责任。修订完善安全管理职责方案,细化压实责任分工。确保再生资源站点隐患排查与整治即时闭环。三是巩固对口帮扶成果,衔接做好乡村振兴工作。积极谋划乡村振兴工作,形成防止返贫、巩固脱贫与乡村振兴相促进的工作格局。

  (七)狠抓党建引领,打造理想信念坚定讲廉洁能干事干成事的队伍。

  一是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力推动党建工作高质量发展。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深化党建引领,凝聚起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力量。二是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不断提高我局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水平。提高党员领导干部廉政素质,持续巩固发展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营造良好的干事创业环境。三是全面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为加快建设打造世界一流科学城和深圳北部中心筑牢意识形态的“护城河”“防火墙”。四是发挥我局优势,全力做好统战工作。充分发挥我局作为经济工作部门的优势,服务好团结好广大非公有制企业,努力构建“大统战”工作格局。

分享到:
footer
Baidu
map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