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Baidu
map

首页 > 信息公开 > 疫情防控—光明在行动 > 光明在行动

光明在战疫大考中交出优异答卷

日期:2020年 12月 11日    信息来源: 宝安日报

字号:

  疫情来势汹汹,光明人众志成城。在与新冠肺炎疫情作斗争的这一年里,光明区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省委、市委的部署要求,按照“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防控方针,上下一心、共克时艰,构筑起疫情防控的坚固防线,实现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齐步走”,在抗疫实战中优化提升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在这场战疫大考中交出一份优异答卷。

  坚持党建引领

  坚决打赢疫情防控总体战、阻击战

  党旗飘扬,同心抗疫。

  近年来,党建引领一直是光明区各项工作的制胜法宝。从红坳整村搬迁到光明科学城土地整备,再到光明区全力建设深圳北部中心和世界一流科学城的各项工作,党旗始终高高飘扬在一线,指引着党员干部们在艰苦的“战役”中磨砺淬炼。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

  光明区委区政府快速响应、快速动员、快速落实,第一时间启动预案、作出部署,传达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和重要讲话精神,把疫情防控作为最重要、最紧迫的政治任务抓实抓好。迅速成立光明区疫情防控指挥部,建立“1+15+6”疫情防控指挥体系,下设指挥部办公室和14个专责工作组,全区80%以上机关在编干部、90%以上街道在编干部和100%社区工作人员上一线,确保疫情防控工作高效运转、有序推进。

  光明区坚持全方位党建引领,党支部建在第一线,党员冲在第一线,干部蹲点第一线,暖心关爱在一线。成立临时党委1个、临时党支部14个、临时党小组32个,各街道成立临时党支部153个。动员卫生健康系统36个党支部574名党员以及全区386个网格党支部,冲锋在疫情防控最前线。抽调265名区、街道干部下沉小区开展疫情防控工作,抽调201名区直机关干部下沉辖区1204家企业,做好疫情防控和企业复工应对工作。出台关爱战疫一线人员“暖心十条”,开通9条心理咨询热线,建设“逆行者安心屋”。

  “我是党员,让我上!”广大党员干部积极奔赴一线,织牢了疫情防控网络的每一个“连接点”,筑起了一座座坚实的战斗堡垒。

  全面统筹兼顾

  实现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齐步走”

  随着光明科学城落户、行政区成立,市委市政府赋予光明建设“世界一流科学城和深圳北部中心”的全新使命,作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核心承载区的光明,开启了新时代、新发展、新征程。

  经济社会的正常运行,重点在企业。在全面抓实疫情防控的同时,光明区以企业有序复工复产为重要抓手,为辖区企业送指引、送队伍、送员工、送资金、送物资、送服务、送关爱,全方位保障经济社会逐步恢复正常运转。

  突如其来的疫情,对许多企业产生了较大影响。光明区及时出台“1+6+9”政策指引体系,实行分类分级管控和复工复产指引;由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区科技创新局包干辖区百强企业,抽调201名区直机关在编干部包干1204家规上企业,6个街道分别包干辖区规下企业,确保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两手抓、两不误。组建政策惠企服务队,点对点上门开展政策宣讲;成立百强企业满员满产服务队,主动帮助企业协调解决用工难、融资难、物资紧缺等问题;组建企业健康服务队,在全市率先打造万人企业医学指导健康服务团队。

  援企稳岗,支持到位,排忧解难。光明区建立用工需求动态对接平台等4项机制,帮助个人实现快速就业,帮助企业高效招到员工。成立全省首家人才银行,推出个人最高额度200万元的“人才贷”,总授信额度6亿元。对新投产或转产防疫应急物资的企业开通绿色通道,为有需要的企业配发口罩。运用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创新44项“无感申办”和96项“免证办”政务事项,实现政务服务办理邮寄办事项244项、不见面审批事项352项、全城通办事项99项、秒批事项189项。此外,依托群众诉求服务平台,第一时间发现、受理和化解疫情导致的各类矛盾纠纷,面向企业、群众开放在线心理服务平台,开通9条心理热线。

  在历史性的机遇和疫情大考面前,光明人只争朝夕、不畏艰难、破浪前行,全面统筹兼顾,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的指引、支持和服务,为辖区企业快速恢复正常生产经营奠定了坚实基础,确保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两手抓、两不误”。

  严守“外防输入”

  长效机制应对常态化疫情防控

  自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启动以来,光明区严格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防控方针,全力打好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

  光明区“一揽子”统筹,优化涉外疫情防控机制。成立光明区防控境外疫情输入工作专班,政法、统战、交通、公安、工信等部门及街道深度参与、密切配合;由疾控、公安、外事、翻译人员,组成转运“四人小组”16个,转运时实行二级防护,双车同行,加强转运车辆卫生消杀和疫情防控;建立统筹协调和指挥调度机制、值班值守工作机制、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区外事、公安、交通运输、卫生健康、应急等部门24小时值班值守。此外,还通过“一网式”全面排查,强化入境人员数据收集;“一盘棋”工作闭环,实现转运安置无缝衔接;“一站式”柔性管控,开展全过程温情服务。

  本土疫情“清零”,并不意味着可以放松警惕。光明区积极适应常态化疫情防控这一“新常态”。制定《光明区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方案》,明确职责分工;按需成立多个境外人员集中隔离酒店工作专班,由区领导担任工作专班组长;坚持社区管控不放松,对重点场所实行重点管控,建立早发现早治疗长效机制,加强督查督办,多措并举确保经济社会健康稳定发展。

  勇于探索创新

  在抗疫实战中提升城市治理能力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是对光明区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

  得益于近年来的基层社会治理改革实践,以及红坳整村搬迁、光明科学城建设等一系列大项目的锤炼,光明区锻造了一支“招之能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铁军”,干部队伍面貌焕然一新。在这次的战疫大考中,光明区广大党员干部整装待发、闻令而动、主动作为、敢于创新,不但圆满地完成了疫情防控各项任务,还进一步磨砺了党性、增强了本领。

  疫情伊始,光明区率先启动干部下沉服务企业。全区抽调了201名区直机关的在编干部下沉到1204家规上企业包干,落实“六包到位”要求,疫情防控和帮助企业复工复产“两手抓”,为企业复工奠定了坚实基础。率先搭建用工平台解决企业用工需求。在全市率先搭建用工需求平台,上半年累计促成5902人就业,与此同时,向7省31市(县)发出劳务工返岗免费专车182趟次,5028名企业员工安全返岗。

  此外,光明还首创万人健康团队指导复工企业疫情防控,开创性创立万人企业健康团队,抽调280名医务人员担任健康指导员,动员辖区1.2万余家企业指定1-5名健康管理员,对复工企业进行医学指导和健康管理。第一时间化解社会矛盾,依托三级群众诉求服务平台,及时受理和化解疫情导致的劳资纠纷、租赁纠纷等,快速妥善化解辖区东益扬公司497名员工劳资纠纷风险隐患,有力维护社会大局稳定。先行先试开展“快捷通道”包机来华工作。率先探索制度落地,统筹制定《华星光电首批入境专家接待及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及《光明区企业外籍专家闭环健康管理指引》,细化职责和工作措施,坚守全流程闭环管理,全程做好健康管理和服务,协助辖区华星光电圆满完成全市首例“快捷通道”包机来华接待及防疫工作。

  愈战愈勇,磨砺蜕变。在抗疫实战中,光明区的干部队伍经历了一场特别的“洗礼”。如今,他们正以昂扬的斗志和满腔的激情踏上新征程,为光明区建设世界一流科学城和深圳北部中心奋力书写更多“春天的故事”。


分享到:
footer
Baidu
map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