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区纪委监委
他是女儿心中永远的参天大树
日期: 2016年 08月 23日    信息来源: 中国纪检监察报
分享到:

  他是女儿心中永远的参天大树

  来源: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

  杨善洲简介

  杨善洲,男,汉族,1927年1月生,中共党员,生前系云南省保山市原地委书记。

  1988年6月,杨善洲从保山地委书记岗位上退休,为实践“帮家乡办点实事”和“只要生命不结束,服务人民不停止”的诺言,婉拒到昆明安享晚年的邀请,执意回到家乡施甸县义务植树造林。他把建林场与造福群众结合起来,每年无偿为村民提供林柴,为6个自然村修通了公路,为8个自然村架通了生产生活用电,促进了当地群众脱贫致富。艰苦创业20余年,使7.2万亩昔日山秃水枯的大亮山重披绿装,活立木蓄积量经济价值超过了3亿元,同时极大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2009年4月,82岁的杨善洲将大亮山林场经营管理权无偿移交给国家,并且谢绝当地政府的奖励。

  心中永远的参天大树

   杨惠兰

  又是一年清明节,这是父亲逝世的第五个年头,每年的清明节以及父亲的忌日,我们全家都会邀约到善洲林场祭奠我们的父亲。回想起爸爸生前对我们姐妹及家人的“苛刻”教育,我们都已明白爸爸的“苛刻”其实是对家人最真诚的爱。他的音容笑貌,谆谆教诲永远烙在我的记忆深处,如同他一直都陪伴着家人和守护着他用余生创建的万亩林海。

  “拿去找木匠做个箱柜,把孩子的东西装好”

  爸爸那时虽然不常回家,但他对我们的要求却很严格。

  女儿大了都要成家。在别人眼里,爸爸是地委书记,他的女儿结婚一定会非常风光隆重。但是,爸爸却要求我们姐妹三个从简办事,不让请客、不让收礼。

  1968年,大姐杨惠菊结婚,爸爸寄回来30元钱,并嘱咐妈妈不准请客,不准收礼。寨邻亲戚你几毛、我一元的七拼八凑凑了45元,勉强帮着把婚事办了。

  到1985年我结婚时,爸爸没有给一分钱。过了一年多我有了孩子,我一边工作,一边哺育孩子,那段时间是我最忙乱的时候。一天,爸爸突然出现在我门口,当他看到装外孙尿布的纸箱时,当即掏出100元钱给我,说:“拿去找木匠做个箱柜,把孩子的东西装好。”接过父亲给的钱,不知是委屈还是激动,眼泪流个不停。因工作调动,我搬了几次家,这柜子始终都陪着我。

  “别人的东西,即使是一分钱的也不能要”

  从小,爸爸就教育我们:“别人的东西,即使是一分钱的也不能要。”妹妹杨惠琴上初中时,一天遇到一位在甘蔗基地工作的阿姨,这位好心阿姨送给她3根甘蔗。对于那个时代的孩子来说,能吃上甘蔗是一件高兴的事。当妹妹拿着甘蔗跑回家正准备美美地享用时,爸爸回来了。他看见家里有甘蔗,问:“这是哪里来的?”“是农场的阿姨给的。”妹妹说。他听后脸一沉,厉声对妹妹说:“赶快送回去。不是早跟你们说过,不能要别人的东西,即使是一分钱的也不能要。”妹妹只好含着眼泪把甘蔗送了回去。

  “要靠自己的劳动挣钱,这钱才用得踏实”

  爸爸做事讲原则,对谁也不会破例。他当初上大亮山植树造林时,极力动员了家人,大姐的二儿子杨福李也跟着他上了山,还和林场签下了承包茶地5年的合同。年轻人哪里耐得住荒山野岭的寂寞,干了3年,听乡里的同伴说,到老街去打工挣得多,杨福李就想出去闯荡闯荡,不在林场干了。按照合同规定,如果违约,得交300元的罚款。杨福李当时穷得根本拿不出钱来。爸爸听说后,对孙子说:“既然不干了,就要按照合同规定交罚款,如果你暂时没钱,先给林场打个欠条,我用工资给你垫,等你有钱了再还给我。”杨福李一听爷爷不肯为他网开一面,就赌气借钱交了罚款。后来,杨福李还因这件事而抱怨爷爷。可他心里却很清楚,爷爷其实是很爱他的。爸爸去世后,杨福李还指着停在家门口的农用车跟记者说:“这是爷爷去世前买给我的,以前他也很少给我们钱,但是不时会送我一些种猪、羊羔、树种什么的。他总是嘱咐我,要靠自己的劳动挣钱,这钱才用得踏实。”

  “我坐的是公车,你坐不合适,还是买车票回去吧”

  爸爸在担任地委书记期间,出差下乡时从来都不让我们搭顺风车,每次放假我从保山回家都是爸爸买好车票让我搭乘公共汽车的。公车不私用这个规矩在他上山植树造林的20年间都一直坚持。

  1994年,妹妹杨惠琴即将分娩。妹夫跟爸爸说:“爸,老三快生了,有些紧张,我妈说要来看看,她年纪大了,走路不利索还晕车,是不是请林场的车子去接一下?”爸爸说:“行,你和驾驶员去接。”可是把妈妈接来后,爸爸却掏出376元交给驾驶员,说是跑这趟车的油费、过路费,让他拿回去交给财务人员。

  2010年正月的一天,我一早去施甸县城看病,爸爸也在县城。我想爸爸80多岁了,身体又不好,平时他不让搭顺风车,这次他应该破例让我一起坐车照顾他了吧!可是下午办完事准备返回时,他却拿出100元钱给我,说:“我坐的是公车,你坐不合适,还是买车票回去吧。”我说我有钱,但是他硬是要给我,真是让我哭笑不得,只好赶紧去买了车票回家。

  “要自己管好自己”

  爸爸去世后,我们在整理他的文稿时,读到了多年来埋藏在他心里的话:“我出来工作,家庭是很困难的,家有老母亲、老伴儿,后来又有3个娃娃,就靠老伴儿在家养老供小,我根本没有时间照顾家庭……我对家庭欠债很多……我从地委书记的位置上退下来,回到大亮山种树,除了想为家乡的群众做点实事,就是想离家近一点,每个月都争取回家看看。”

  我们知道,爸爸是很爱我们的,只是他太忙了。他心里装着的是千千万万群众。对怀念父亲的群众来说,爸爸走了;对妈妈和我们姐妹来说,爸爸终于可以回家了,永远地回家了。如今,只要想到爸爸,我眼前浮现的就是矗立在他埋骨之地的那棵参天大树。爸爸就是那棵大树,他虽然没有弯下腰,把妈妈和我们姐妹护卫在怀抱里,但是他张开双臂,为老百姓遮风挡雨了一辈子。

  我的家庭不是名门书香世家,我家的家风家训也没有铭刻成书,但是爸爸用他自己的言行举止给我们留下了终生受用的精神财富。每当怀念起爸爸,耳边就响起他在《为人民再奉献一点余热》中写下的誓言:“我一定要好好学习,认真改造自己的世界观,严格要求自己,凡是违背党纪国法的事坚决不做;凡不是自己付出的劳动所得坚决不要;凡是损害劳动人民利益的事情坚决不干;要自己管好自己!”

  • 转载来源:
  • 转载时间:2024-07-04
  • 转载地址:

相关政策法规/解读

footer
Baidu
map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