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光明区检察院检察官在办理一起职务侵占案件时发现一企业存在财务管理漏洞,通过制发《检察建议书》帮助被侵占企业完善管理机制,堵住财产安全漏洞、提升防范意识,获得了企业相关负责人认可及感谢。
案情回顾
在陈某某涉嫌职务侵占案中,犯罪嫌疑人陈某某在担任企业财务期间,于2019年1月至2021年10月利用职务便利,将企业资金多次从银行账户转入自己账户,涉案金额达400余万元。通过审查证据和讯问犯罪嫌疑人,承办检察官发现该企业存在财务管理制度不合理、人员管理制度不健全、法治教育宣传力度不足等情况,以至于近三年时间里,企业管理层及其他财务管理人员对此犯罪行为毫不知晓。
做实做细服务非公经济是检察工作职责所在,为企业发展营造最佳营商环境是检察工作应有之义。承办检察官发现该情况后,不仅通过依法办案,打击违法犯罪行为,同时及时延伸监督触角,就企业因内部管理漏洞问题及时制发检察建议,助力其堵住漏洞、消除隐患,精准完善管理制度,护航企业高质量发展。
通过调查核实及梳理,承办检察官总结了该企业在人员管理、制度建设和配套设施等方面存在的相关问题,为进一步规范企业内部管理,减少职务侵占案件的发生,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结合沟通交流情况,我院对该企业完善财物管理、人员管理提出了检察建议,为企业运行“切诊把脉”,并送达该份“量身定制”的《检察建议书》。
规范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完善企业内部监管。要找准监管重点和关键环节,完善企业的资金管理、跟踪等制度规定,及时堵住诱发犯罪的漏洞。
规范重点人员管理制度,加大监督力度。要坚持德才兼备原则,选拔任用中高层人员和关键岗位人员,要通过制度设计加强权力监督制约,开展重要岗位员工不良行为排查,及时发现苗头性问题,防止小问题酿成大错误。
加强对员工的教育培训,增强法治意识。要坚持以案为鉴、以案促改,多渠道、多平台强化教育引导,不断强化员工自律意识和守法底线思维,推动形成崇法守信、守法尽责的良好行业生态和文化理念。
企业法人代表收到《检察建议书》后,根据检察建议,认真对照强化制度建设,提升管理水平,及时对相关制度进行规范、完善,加强员工法治教育,以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做到合理配置财务业务权限,实行制单和审核权限的分离,完善财务支付流程。同时,整改财务业务手续,对高层和关键岗位人员进行背景调查,加大内部监督力度,鼓励、奖励员工举报,投诉违法违规行为。最后,综合考察专业文化素养、个人证信、道德品质等情况,把好入口关,并于近日将整改情况书面回复我院。
检察建议是检察机关践行能动履职、司法为民的有力举措。我院将进一步发挥法律监督职能,坚持打击犯罪与依法保障企业权益并重,始终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中做到多想一步,棋快一着,认真答好服务保障民营企业新形势下的“思考题”“附加题”,发挥检察职责回应“无解之解”“无问之答”,做好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守护者、参与者和建设者,为光明区企业健康发展贡献检察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