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声、虫鸣声、话语声融成交响曲,悠扬在夜色之中的光明湖畔。5月23日,2024年光明区政协“光明夜话”第一期活动举行。光明区领导、相关专家和区政协委员于光明区美丽的湖光山色中,围绕“推动政产学研协同发展,助推科研成果产业化”主题展开深入交流。光明区委书记蔡颖,区政协主席陈秋明,区领导姚高科、李兴亮、麦耀明、席卫忠参加活动。
“夜话”中,议事嘉宾围绕主题,从不同角度进行精彩发言。
“夜话”中,8位议事嘉宾围绕主题,从不同角度进行精彩发言。他们有的来自科技成果转化平台,有的是产业园、科创企业与高校代表,大家对如何推动“政产学研”深度融合、助推科研成果产业化都有着独特见解。
其中,深圳市通产丽星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寿建议光明区加强行业空间规划建设,吸引企业研发、中试环节入驻,同时打造具有示范作用的产业孵化园区;深圳湾实验室转化医学中心创始人、主任沈卫军表示,基础和转化应用研究需要足够的收益反哺,希望政府成立天使基金助力科研支撑产业、产业反哺科研的可持续发展正向循环。
区政协常委,国家生物制造产业创新中心总经理罗巍建议持续支持国创中心建设,积极发挥这一国家级重大创新载体的优势作用,提升光明乃至全市生物制造产业整体竞争力;市政协委员,深职大科技成果转化持股平台深职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王雪提出,建立以需求为导向的科研成果转化机制是打通高校科研与经济发展之间通道的主要方式;中山大学深圳校区管委会副主任蔡南乔建议加大力度投资建设或支持高校建立产学研合作平台、科技孵化器、创新创业中心等,同时进一步提升科研人员参与成果转化的积极性。
区政协委员杨帆建议建设以大学为核心载体的科学城,进一步活跃产学研合作生态、改善科学城的功能品质;深圳时代高科技产业园有限公司董事长张业炎认为,光明科学城生命健康产业要向“新”而行,不断激发创新思维,探索创新模式,建立创新机制;深圳市湾有引力科技有限公司运营总监吴彤建议,加大创业、人才政策引导与扶持力度,加强协同科技服务建设,加大金融政策扶持力度,助力科学家无忧创业,培育企业走向成功。
在部门回应环节,各相关职能部门针对嘉宾发言进行回应交流,大家在你来我往的思维碰撞中收获灵感与启发。蔡颖表示,本次“夜话”成果丰硕,各位嘉宾提供了多样的视角,提出了很多好建议,发言十分精彩。为实现科研端与产业端的“双向奔赴”,政府需全力营造良好生态,充分发挥政策引领作用,精心做好顶层设计,不断探索创新模式和路径,各相关部门要深入听取各方意见,凝聚社会各界智慧与力量,确保顶层设计能够充分融入实际情况与未来发展趋势,不断提高光明科学城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